close


照片: 翻拍自表演會場外輸出之佈置物

 


去年9, 正在主持一場記者會時, 朋友不停狂call 手機, 原來當時剛開賣的太陽劇團門票已經快被搶光了。回到公司, 在網路上訂了一個不是很令人滿意但門票也不便宜的位子, 一張票要價4200。對於很多台灣人來說, 也許不習慣這麼早就開始計劃5個月以後的行程, 但為了這個號稱每個人一生一定要看一次的表演, 我還是妥協了。


 


昨天, 終於等到看表演的日子, 2個小時的演出, 證明5個月的等待是值得的, 也印證太陽劇團的口碑不是浪得虛名。


 



主唱(翻拍自表演會場外輸出之佈置物)


 


簡單的說, 太陽劇團的表演內容和馬戲團表演的特技表演有些類似, 不過它沒有「動物」, 而是結合服裝、化粧都非常講究的團員, 搭配樂團、主唱、舞台設計、燈光和特效所呈現出一場感官的饗宴。


 


整場表演是以「一靜一動」的方式穿插進行, 「靜態」的部分由2-3名丑角擔綱, 演出的內容偏重在與觀眾的互動, 劇情的舖陳喜感十足, 演員甚至會加入少數中文的台詞為了要與觀眾融合; 而「動感」的部分則是由身懷絕技的特技人員, 在主唱和樂團的音樂伴奏聲中, 在舞台上表演各種令觀眾驚呼連連的高難度動作。


 


太陽劇團這次來台巡迴演出的戲碼, 是劇團成立十年的代表作—AlegriaAlegria在西班牙語的意思是歡騰、歡慶, 創作的導演曾說, 他要希望這齣戲的感覺是黑暗深沈, 而且要讓人吶喊著「Alegria! Alegria!, 也就是不論身在何種困境, 生活仍然要繼續下去。對照目前全球不景氣造成的經濟大蕭條, 似乎是個意外的巧合。


 


在看表演前,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出名的劇團不在國家戲劇院這種室內場地表演, 而要選擇在戶外自行搭帳棚? 看完表演之後才明白, 太陽劇團的表演內容需要配合它的現場動線和舞台設計, 一般制式的表演場地很難符合他們的需求, 所以讓專屬的工作人員搭棚才是完美呈現表演最好的方式。


 



弄臣 (翻拍自表演會場外輸出之佈置物)


 


太陽劇團表演的另一個特色, 則是它的「互動性」。Alegria的開場, 是由一位弄臣領軍, 後面跟著4-5個演奏不同樂器的樂隊手繞場, 繞場的行進路線則是觀眾席間的走道, 以這種走入人群的表演方式開場, 自然而然讓表演者和觀眾產生了互動, 也提高了表演的可看性。而這些繞場的樂隊手, 在開場完之後就回到舞台後方, 擔任整場表演的音樂演奏。此外, 現場更有一位女歌手配合音樂和特技表演的劇情進行演唱, 讓美聲音樂隨著特技表演的視覺效果高潮起伏, 為表演創造出另一種完美的臨場感。


 


接著談談表演中「靜態」的部分。比起動感的特技表演, 靜態表演似乎少了驚險的感官刺激, 但太陽劇團還是成功的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而其中的秘訣就是設計具有互動性以及笑果十足的橋段。簡單的說, 動感表演靠的是演出者的「特技」, 而串場的靜態表演靠的是演員的「口技、演技和喜感」。


 


舉例來說, 開場的小丑在觀眾席走著走著會停下來拉抓一個看表演的外國朋友, 然後在眾目睽睽下把他拖著拉出帳棚外;表演中小丑也配合劇情需要看似不小心的把道具娃娃扔向觀眾席, 然後再用中文大叫「還給我」, 把現場觀眾逗得哈哈大笑;而穿插在「俄羅斯彈跳桿」的動感表演後的串場節目中, 小丑也會搬出剛剛的道具, 從觀眾席上硬拉了一個塊頭不小的男生上台, 不僅給他戴上剛剛特技演員表演時的頭套, 還要他站在跳桿上模仿剛剛的特技演員做出一模一樣的表演, 此時臨時被拉上台的觀眾會露出一幅手足無措的模樣, 台上兩個小丑則是嘰嘰哌哌的逼人就範, 等到男子勉強的將雙腳站上地上的跳桿時, 小丑再做勢要抬起桿子, 結果才發現跳桿因為材質柔軟, 要懸空架起時人才能一躍而上, 如果放在地上讓人先踩上去, 最後桿子弄彎了還是無法把人抬起, 但這笑果十足的橋段已經讓在場的觀眾看得捧腹大笑了。


 


而動感表演也是絕不會讓人失望。除了特技演員純熟的表演技巧, 太陽劇團對於道具、表演內容的設計以及舞台、燈光, 都格外考究。首先, 燈光師是吊著鋼索爬到約3層樓高的柱子上去控制燈光的。


 


每個不同主題表演的銜接,  太陽劇團不是靠降下布幔來變更舞台場景, 而是由穿著華麗服裝和臉部化粧的丑角將道具包覆在精美的布幔中, 再隨著音樂和劇情設計配合台步,將道具端出, 接著以非常快的速度搭起空中飛桿的安全網, 再優雅的收起裝道具的布幔離開舞台。


 


除此之外, 一樣是特技演員的空翻動作, 一樣是平衡桿的翻滾跳躍, 太陽劇團的就是能運用自己特殊設計的舞台和道具, 為原本平凡的表演增添創新的元素。在「歡躍飛騰」表演中, 舞台對腳線地面的木板瞬間收起開出一條十字的彈性布道, 於是表演者在布道上騰空翻滾, 技藝高超的甚至可以在空中翻滾三圈甚至越過另一個底下也在翻滾的表演者, 而不管從舞台的那一頭開始翻騰, 藝高一等的表演著總是可以在翻轉幾圈後不偏不倚的落在舞台最前方的布道上, 這時我才明白, 這是一場融合個人技藝, 團隊默契和舞台創意的表演。


 


而「俄羅斯彈跳桿」則是另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表演。不僅材質柔軟的跳桿是其它表演中不曾看過的, 表演本身也充滿可看性。由6個人, 2人一組分別在肩膀, 膝蓋等架起不同高度的跳桿, 而另外3個表演著則是要在騰空翻滾後落在高度不同的跳桿上, 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 莫過於其中一位表演者還要環抱著一個7-8歲的小孩向上空翻, 最後平穩的落在跳桿上, 這個超高難度的表演贏得滿堂采。


 


不知道是太陽劇團的宣傳做得太成功, 還是台灣人的藝文素質真的大幅提升了, 看到現場座無虛席的景象, 讓人完全無法與不景氣做聯想。而且, 一張4000多塊的票, 竟然還有許多父母花錢幫小孩買票全家一起來看。但小孩畢竟不是大人, 看表演還是看到「不勝體力」, 坐我前面的小妹妹到後來就去夢周公了, 她爸爸一直努力的想搖醒她可是都沒用, 爸爸心裡可能的旁白, 妹妹, 爸爸好不容易省錢買這麼貴的票給你看表演, 你怎麼可以花錢進來睡覺咧


 


如果要問我看太陽劇團有什麼遺憾, 應該就是那場內的柱子影響了我的視線吧。太陽劇團的帳蓬內有四根柱子(位在四個對角), 雖然我買的是號稱沒有視覺死角的票, 不過因為我訂到的位子已經很偏側邊了, 離柱子很近, 所以觀賞演出時還是受到影響。此外, 帳蓬內擠了上千個觀眾, 空氣品質不佳, 看表演一度有點呼吸困難的感覺。


 


主辦單位應該可以再用點心, 散場時接駁公車的數量可以再多一點, 散場時接駁車候車處似乎沒有工作人員在管控, 而接駁車只有一班, 所有人死命的想擠上車, 整個公車上毫無「空氣」可言。另一個遺憾則是現場竟然沒有節目表。一個門票這麼貴的表演, 觀眾只能到資訊很有限的官網去看介紹, 而官網上介紹的表演節目還不見得是最後大家看到的內容, 不曉得在其它地方看太陽劇團是否也不提供節目表, 但素質這麼高的表演, 整場全都在賣紀念品反而沒有節目表, 似乎有點本末倒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gelcheng 的頭像
    angelcheng

    天使心視界

    angel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