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微乎其微,但我們有時卻能在某些特殊的議題上出奇不意的拿第一….


 


200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一份研究調查顯示,台灣人一年的平均工作時數達到2282小時,高居全球第一。根據一九九五年的統計,美國人年平均工作時數為一九五二小時,德國人的平均年工作時數為一五六一小時。如果,從一九九五年到現在工作時數沒有大變動,台灣人平均比德國人多百分之四十三的工作時數。


 


時過境遷,四年過去了,我相信台灣人工作的時數有增無減。


 


以前台灣有經濟奇蹟,所以努力工作是為了拼經濟。這幾年台灣的經濟一直走下坡,常常聽周遭的朋友談起工作,每個人都是一肚子苦水,充滿無奈。讓人不禁想問,如果工作這麼辛苦又無奈,那大家賣命工作是為了什麼?


 


去年底待業期間,我開始寫部落格,一開始只是為了分享心得,後來總是會有陌生的網友熱情的留下回應,這讓我有了繼續寫的動力,因為透過網路,文字的影響力,從原本周遭的朋友,擴大到虛擬世界的網友,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年初開始工作後,我總是告訴自己,不論多忙,都要抽空寫寫部落格,但一如我所預期,工作佔滿了生活,每天加班不說,周末還要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現在的我,對於怎麼做都做不完的工作有股莫名的反感,花時間寫部落格變成一種奢求,這讓我開始很排斥加班或工作超載的日子,甚至懷念起待業的那三個月。


 


也許這是一種「心態老化」的現象,渴望擁有比較多的私人時間,不是每天為了工作忙得天翻地覆;追求功名,而是可以花點時間經營自己的「興趣和嗜好」。


 


前一份工作常有機會接觸國外的部門主管,聊天時他們總會提到自己工作以外的興趣,有個總公司公關部門的中高階主管熱愛音樂,他說他的屋子裡有一個很大的房間,裡面有30幾把收藏的吉他,還有很棒的音響和隔音設備,每次當他想要暫時遠離小孩的時候,就會躲到那個房間去「避靜」,彈吉他;把音響開到很大聲,忘情地投入在另一個音樂的世界。澳洲另一個同事,在做企業公關之前的工作是”DJ”,頂著一頭Q到不行捲髮的他,開玩笑地說他是在DJ界混不下去才來做公關,對我來說,看到一個人可以同時有兩種「職業級」的興趣和才華,心裡充滿羨慕。


 


在知名機構擔任要職;在社會中享有名望(高知名度)者;老師、律師、會計師;高收入者,這些是台灣社會普遍認定的「成就」,但只有這些工作才能受到尊重和肯定,也證明了整個社會缺乏多元的價值觀。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還是也是一種興趣?每個人每天除了工作,又花多少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 企業的老闆們只在意員工有沒有達到業績,所以他們不在乎員工加班,員工的私人生活和工作是否達到平衡點似乎也不重要,但身為員工的你,有沒有幫自己培養一個工作以外的興趣,讓它有朝一日也可以變成自己的第二專長?


 



 


這張圖是New Orleans的一個街頭表演者,誰說這種表演藝術不是一種專業? 苦哈哈的上班族,別埋首於工作,為自己的生活開啟另一條路吧! 因為你是為自己活,不是為老闆活;工作有退休的一天,興趣則是一輩子的,重要的是,興趣會給你生活的動力,工作則會給你生活的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